若是沒研究音樂的人,應該不太清楚編曲是什麼碗糕,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是「創作嗎..? 改編? 寫歌?...」 「所以那是什麼?」
音樂製作軟體 : Cubase
簡而言之呢,以流行音樂舉例:
「把歌手唱的部分,或是有歌詞的地方,全部去掉! 」
剩下的東西就是所謂的編曲摟,比較常見的說法就是伴奏,這個時候主唱被當作主旋律,也就是主奏,更精確一點像是主歌、副歌該反覆出現幾次,也是編曲的範圍裡面。
編曲的魅力來自讓一首歌得到不同的感受。
Lady Gaga的成名曲 ,不同樂團呈現不同的樣貌
「只有主旋律的音樂還不算完整,加入其他的音樂後能凸顯歌曲的風格」
應該很少人會把聽一個人吹一支直笛叫做聽音樂,那應該是學校音樂課考試的時候才會出現的情況,大部分人還是喜歡聽很豐富的音樂。於是,把一首歌曲變成豐富的樣子,就是編曲師要做的工作了,這個工作可以一個人做,也可以一個樂團或是一大群人來做。
但畢竟電腦的腦再強也是人設計出來的腦,還是得好好愛護我們的腦,之後會用到的..
至於怎麼做好編曲這件事,我自己也買了些書回來研究、上網爬文,理解的大部份都是概念而已,邊做邊累積還是來得實際,原則上就是需要聽更多的音樂!
編曲對一般人來說可能很神秘也很深奧,時至今日拜科技所賜,數位時代的來臨,隨便一個宅男(像我)就可以在家裡暢玩編曲摟(相關的配備之後有機會再說明),但在編曲之前,必須弄清楚一些基本觀念,既然這回報名了編曲比賽,那就一步一步來記錄我到底做了什麼事吧!
第一次參加編曲比賽,得知消息的時候截止日竟然只剩6天,但還是抱著參加看看的心情報名了(結果還有時間打網誌..)
在這有限的6天裡面,扣掉其他工作,得要好好規畫每天的進度。畢竟編曲這件事像個無底洞,每次隔一段時間再重新聽過一遍,又會冒出新的想法,永遠都覺得昨天做的哪裡還可以改,真是一件好玩又可怕的工作。
但因為是比賽,如果按照每天的規畫的進度的話,最後時間到還是得繳交
(就可以跟這個專案檔完全Say Goobye~)
進度安排
9/23 根據主旋律的律動感,設計歌曲Groove
9/24 和聲部編寫
9/25 段落編排最終版
9/26 編寫所有樂器的旋律
9/27 錄製真實樂器
9/28 細節調整 Rough
9/23
1.確定風格
節奏組+ BASS
在決定鼓該怎麼打 Bass該怎麼彈的時候
這首歌的形狀就確定了,通常也是能不能讓別人一聽就喜歡上的關鍵
既然是比賽,就來大膽嘗試以前沒做過的,順便測試自己的能力~
一小節四拍的歌 基本上(直覺上)有兩個選擇,
一個是重拍在24拍 這樣是4/4拍
另一個是可以讓節奏聽起來變快,拍子多一倍 變成4/8拍
這裡我做了一個有點Funk的曲風,基本上Bass就那幾個音再跑哈哈,沒關係之後可以再調整,先有雛型就好
(因為比賽音檔不公開,這邊得先Mute掉主唱)
2.段落架構 第一版
決定主題!
原Vocal音檔只有51秒 要設計出主唱跟樂器有互相對話的感覺
決定整首歌不能超過3分 不然感覺像是樂器是主角 主唱反而變成配角
畢竟主唱的旋律會一直反覆
基本上這樣的安排,整首歌的走向就會出來了,就是所謂音樂的主題,之後也是圍繞在這樣的氣氛下去編排其它的樂器。